首页

我爱原味网国产女王

时间:2025-05-29 10:41:43 作者:“晒娃”变“啃娃”,谁在打网红儿童的“小算盘”? 浏览量:30254

绿意盎然的热角村。通讯员:格桑顿珠 记者:永青摄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盛夏时节,万物并秀。走在阿里地区日土县日土镇热角村,院落里、街道旁,一棵棵新栽的班公柳错落有致、迎风挺立,小村庄里绿意盎然。

  班公柳因生长在班公湖周边而得名,是日土县独有的树种,有着几千年的生长历史,特别是在热角村下曲龙组,现存最古老的一棵班公柳,树龄200余年,热角村也因此享有“班公柳之乡”的美誉。

  近年来,热角村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形成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苗圃产业发展经营模式,通过党支部管引领、合作社主销售、农户管生产的方式,不断发展壮大班公柳苗圃基地,既保护了环境,也让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村民不离土、不出村就能增收致富,可谓是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路子。

  “班公柳有耐高寒、耐干旱、成活率高的特点,这对于高寒缺氧、干旱少雨的雪域高原来说,无疑是美化亮化、国土绿化的首选树种。”热角村驻村第一书记成康说,“这些年来,随着‘两山’理念深入人心,各地都掀起了种树热潮,这让我们村的班公柳苗木产业发展更是蒸蒸日上。”

  据了解,起初热角村班公柳苗圃基地规模较小,在日土县委、县政府及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与支持下,苗圃基地不断发展扩大,2022年,政府投资1800万元建设了3座育苗温室大棚。截至目前,苗圃基地累计总投资已超过2000余万元,热角村643名村民以每人100株树苗参与入股,入股率达100%,苗圃面积达2500余亩。

  “现在正是苗圃育苗季节,我在基地负责种植苗木、浇水及养护的工作,每天有260元工资,到年底还能领到分红,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了!”村民德庆群培开心地说。

  热角村班公柳苗圃基地带来的收益让群众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现在,大家对发展班公柳苗圃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种植管护好集体苗圃的同时,还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等地发展个人苗圃。

  “这些班公柳是我们家今年春天刚栽植的,几乎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都有,现在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实现苗圃基地和村民双增收。”正在给班公柳浇水的个体种植户格桑赤来说。

  在热角村,像格桑赤来家一样个体种植班公柳苗木来增加经济收入的群众不在少数。成康介绍,目前,全村利用自家房前屋后开展班公柳种植的就有192户。

  “我们村里的班公柳苗木不仅销往阿里各地,还能远销日喀则、那曲和新疆等地,今年,苗圃基地销售班公柳51.4万株,创收271.3万元,个体种植户销售班公柳8.19万株,创收94万余元,总销售额达365万余元。”成康对记者说。

  种植班公柳带来的好处不只眼前的“经济账”,更有长远的“生态账”。今年61岁的村民其美平措是土生土长的热角村人,说起近些年村里的变化,他自豪地说:“以前一刮风沙子满天飞,村里灰尘很大。这几年树多了,我们村子的环境变好了,空气也湿润多了,村里还办起了‘牧家乐’,来我们村过林卡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建班公柳苗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国土绿化面积,力争建成万亩柳林,积极探索班公柳制品,带动特色旅游发展,将班公柳产业打造成能带动全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同时吸引更多人到‘牧家乐’旅游度假,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成康话语坚定、信心十足。(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永青 温凯)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助力碳中和目标早日达成 晶澳科技2024年分布式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举办

据气象部门消息,今年第11号台风“海葵”已于9月3日下午以强台风级登陆台湾台东市沿海,并可能于明天上午再次登陆福建漳浦至广东惠来一带沿海。受此影响,福建东南部沿海、广东东北部沿海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为应对台风影响,在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前提下,满足旅客出行需求,福州火车站动态调整部分旅客列车运行方案,具体停运车次如下(数据截至9月4日9时):

重庆考古“巴文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轮滑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滑板已成为年轻人群展示个性、突破自我以及社交的通用语言,中国滑板人口规模在急速扩大,滑板街头巡回赛将是中国滑板文化的集中展示,同时也希望能通过比赛发现更多的好苗子。

中国民航局:上半年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3.5亿人次

2021年3月,中卢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卢旺达干辣椒输华检验检疫要求议定书》,卢旺达成为首个向中国出口干辣椒的非洲国家。订单纷至沓来,中国也越来越为卢旺达民众所熟知。

法国总理巴尼耶与议会主要党派展开磋商 寻求打破政治僵局

培育发展“村字号”IP。近年来,全国各地“村BA”“村超”“村晚”“村舞”“村咖”等“村字号”I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安徽省黄山市创新打造“村碗”“村创”“村戏”“村赛”等“村字号”IP,吸引大量游客到黄山品美味、观佳景、赏民俗、看好戏。浙江省安吉县已有300多家咖啡馆,2023年安吉“村咖”共接待游客约550万人次,实现营收超1亿元。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村字号”IP带来的巨大线上线下流量,不仅培育了乡村文体产业,还促进了相关主题的文创餐厅、茶饮店、民宿、酒店等发展,激活并升级乡村露营、康养等旅游新业态,“村字号+”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村超”系列赛事带动下,2023年贵州省榕江县累计接待游客76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4亿元,带动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6.26亿元。贵州省台江县2023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超70%,“村BA”主题的文创餐厅、茶饮店、宾馆等拔地而起,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福建侨乡传统游神“火”出圈 年轻村民创新神将成网红

近年来,南昌市把金融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各金融机构聚焦重点领域,精准锁定目标,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持续加大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奋力打造金融开放新高地,金融支撑和服务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